采购文件标准化的核心是实现采购需求的标准化。采购需求标准化可为采购人提供明确的指引,减少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倾向性,同时为供应商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。不仅是确保政府采购公正、透明的关键环节,也是提升采购效率、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。
那么,集中采购机构怎样做好采购需求标准化建设工作?
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了多家集中采购机构相关负责人,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理解。某集中采购机构相关负责人认为,做好采购需求标准化工作关键在于两方面。一方面,要推动采购需求标准的广泛使用,并逐步将其推广至所有集中采购品目。这类通用性更强、倾向性更小的采购需求标准,采购人可以直接使用。另一方面,应按照《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》《财库〔2021〕22号》的规定,在确定采购需求前,通过咨询、论证、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需求调查,了解相关产业发展、市场供给等相关情况,确保最终的采购需求经得起考验。
在地方实践中,北京市、广东省都出台了采购需求编制指南。2023年,广东省发布《政府采购物业管理服务项目需求编制指南(试行)》和《政府采购家具项目需求编制指南(试行)》,明确了采购需求制定过程、开展需求调查、合同文本格式以及建议评分项等多项内容。2024年,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制订了《北京市物业管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指引(行政事业类)(试行)》。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,该中心正在开展其他品目的采购需求标准化工作,目前已召开多次协调会议,推动工作顺利开展。
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,要实现采购需求标准化,首先要实现采购需求要素的结构化。建议由财政部授权有关部门分领域探索制定《政府采购需求要素分类标准》,明确通用和专用类项目的技术、商务条款等,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。其次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引入AI语义分析,自动校验采购需求的合规性,减少人为偏差。最后,建议编制负面清单,明确采购需求编制的红线,避免不合理条款的出现。